
》秋韵登高之旅
》秋探研学之旅
》秋忆红色之旅

线路一:古剑山—净音寺—阳桥—古剑山国家标准示范帐篷露营地


古剑山是集禅游与度假、养生与养心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,让人们暂享一段远离尘嚣的诗意时光。
千年古刹净音寺始建于北宋,距今已有1000年历史,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,也是巴蜀地区著名的佛教圣地。
净音寺后山紧邻阳桥。站在阳桥上,眺望远山绵延起伏,缥缈云海,层层叠叠,让人忍不住惊叹。俯瞰足下,千年古刹,静谧古朴,听钟声阵阵,梵音流转。
古剑山国家标准示范帐篷露营地是一个典型的山地型露营地。营地有房车小院、木屋营位、水滴轻奢帐篷、特色帐篷等,还有儿童游乐区、烧烤区等。
线路二:横山—“九道拐”—天台山

横山镇位于綦江城区东北部,东接三角镇,南依文龙街道,西临新盛街道,北出巴南区圣灯山镇,是离重庆主城最近的千米高山养生美镇。
“九道拐”在去往横山的路上有一条蜿蜒的公路如同一条盘卧巨龙绕在山腰,驾车行驶在这条路上,远处是白云青山,近处是无际森林,山风徐来,空气清新,云雾缭绕,宛如仙境。到这里,你可以看到飘渺的云海,置身其中,多了一份神秘!
天台山海拔1326米。夏季平均气温25℃左右。集密林、奇石、险峰为一体。从山脚出发,首先挑战的是绝壁天梯,一鼓作气登顶之后,可到山顶的棋盘石极目远眺,俯瞰无限风光……
线路三:高庙坝—山地星空露营公园—牯牛背—狮子山—高青大峡谷

高庙坝平均海拔1100米,是闻名遐迩的“重庆凉都”“重庆市避暑垂钓之乡”。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秀美的景区,更是放松身心、享受休闲的理想去处。
山地星空露营公园,近500亩的山地星空露营公园内,分布着大人小孩都爱的热门打卡区,有紫藤花海、摇摆桥、纸片岩石、高空秋千等。

牯牛背被称为“重庆小华山”,因形状如牛背,故被称之为牯牛背。踩在最窄20厘米的山脊上,你会体验到不一样的惊心动魄。
狮子山又名飞龙仙山,雄踞于郭扶高青场北面,因山势形如一头雄狮而得名。最高处为狮子岩,山上怪石嶙峋,其中以蘑菇石最为出名。
高青大峡谷植被茂密、四季常青,峡谷两岸形态各异、大小不等的各色岩石,与林木、山水相映成趣,更是别有一番风味。

綦江的秋天是最生动的教科书,这里既有亿万年的地质密码,更有非遗文化的匠心传承。
这个假期开启一场丰富的知识探索之旅。
线路一:綦江农民版画院——綦江博物馆

綦江农民版画院位于文龙街道,集綦江农民版画作品创作、展示、收藏、销售以及培训于一体,院内共分4个展厅,现已收藏各类版画作品400余幅,累计接待参观者200余万人次,培训版画作者及海内外爱好者3万余人次。

綦江博物馆位于古南街道农场社区,是展示綦江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,与中国僚学研究中心合署办公。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,展厅面积2100多平方米。
线路二:老瀛山

从丹霞起笔,驾玉瀑飞虹,落莲花保寨,追远古足迹,到老瀛山,遇见如画美景!

老瀛山位于綦江东南部,是国家地质公园、全国地质科普教育基地、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,有着典型的丹霞地貌、闻名中外的莲花保寨恐龙足迹群和丰厚的人文历史遗迹。
线路三:东溪古镇

东溪古镇,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之名背后,藏着独特视觉密码。“紫气东来,溪水长流”“巴渝第一场,盐马古道津”。建场2200多年,建镇1300多年,素有“黄桷树下的重庆老家”的美誉。
明朝成化年间的青石板古道穿场而过,5000余棵黄桷树密布成群,明清穿斗结构吊脚楼形成“小桥、流水、人家”的清幽意境。一村、二石、三宫、四街、五桥、六院、七巷、八庙、九市让人流连忘返。

綦江红色资源丰富,全区现有革命遗址遗迹176处。长假前,小编为大家规划了三条红色文化线路,一起去看看吧~
线路一:王良同志纪念馆—王良故居—永城中华村

王良同志纪念馆位于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三槐坝,与王良故居相邻,是一处不容错过的红色地标。

王良故居始建于1805年,四合院布局,面积约1200平方米,是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、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、重庆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。

永城镇中华村地处綦江东北部,是一个集红色文化、休闲娱乐、商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式乡村旅游景区。这里有百亩鱼池垂钓中心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城吹打、万亩花椒基地、凤冠山晚熟柑橘林、草莓基地、黄桷树苗圃基地、园艺景观中心。
线路二:中共綦江支部旧址——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—红军街

中共綦江支部旧址(邹进贤故居)位于古南街道文昌宫社区,是被原国家主席杨尚昆称为革命启蒙老师、中共綦江支部书记——邹进贤的故居。1926年1月24日,中共綦江支部正式成立,这是重庆有确切记载的最早党支部,也是整个川东地区最早的三个党组织之一。

红一军团二团指挥部旧址位于安稳镇羊角村,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,旧址前广场约500平方米。旧址展陈由序厅、红二团进驻羊角、邓华卧室、宣传队宣传区、军民鱼水深情、尾厅等六个部分组成。
红军街位于安稳镇崇河村,依托其独特的红色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,致力于打造渝南黔北旅游干线上的红色文化美食街。
线路三: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——红军桥——石壕红军烈士墓

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,位于石壕场镇,原名禹王宫,始建于1818年。1935年1月,为保卫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,红一军团转战綦江,红军抵达石壕后,红一军团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。
石壕红军桥,原名两河口大桥,该桥地处川黔交通要道,1935年1月,中央红军红一军团从贵州松坎出发,从此桥通过到达石壕,后来,当地群众为纪念当年红军长征的伟大壮举,就称此桥为“红军桥”。

石壕红军烈士墓,位于石壕场边的苗儿山麓,是为了纪念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石壕时,牺牲在石壕境内的红军战士而修建的,是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重庆市国防教育基地、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。

》綦江5G融媒消息为您带来海量的“新闻超市”服务。在5G技术的加持下,彩信海报可以一键分享至朋友圈、社交群,欢迎大家订阅。
》移动用户:发送qjsjb至10658600。
》联通用户:发送KT#QJ至106558919103。
》电信用户:发送qjmf至10659206703。
总编辑:孙萍
值班编委:覃宁波
编审:王旻
编辑:陈祺
分享成功
相关推荐